close

這個由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主辦的導覽活動是從友人那裡得知的,那時候她和朋友在很早之前就準備參與一周後的元宵節的月津港燈節以及鹽水蜂炮的導覽活動,並且已經報名了。
 
不好意思臨時插入她們的活動,所以當天得知這樣一個由市政府主辦的導覽活動是長期的,就馬上報名周末的活動。
 
官方網頁有各日期的活動序列,導覽時間、導覽人員都表列的清清楚楚的,每梯次有名額限制,由於是2/2才報名的,當天周末能參加的導覽活動就不太多了,於是挑了下午在五條港的導覽。
 
▼報名成功之後,會寄email來確認資訊。

導覽當天,是清早就出發了,騎機車。聽聞台南的交通比起台北台中不太便捷,還是騎機車方便一些。在南下的時候直接走海線,沒走經過嘉義市新營這樣的省道大路,在嘉義縣境內被google導航到很詭異的鄉路去,一路上有大片魚塭,沒見過水離路面這麼近的,由於還在過年期,到了一些宮廟的時候,還是有進香的遊客,小路就是人車少,在快迷路還沒迷路之間,一路慢慢晃到台南市中心,只能說至少還有導航啊。
 
舊台南市區的路不寬,停車格也不多,非常難找,但是就在市區巷弄間就有很多老房子和老風俗,很是迷人。之前來台南都是坐火車,然後在成大附近租借機車,這是第一次自己從嘉義騎機車過來,其實距離也還好,但假若市內公車通暢班次良多,又有很多借公共自行車的點,那舊市區的各個景點其實就以自行車做為接駁也是非常方便的。最後台南公共自行車t-bike我只在近安平古堡附近有見到有人騎乘。
 
但是身為台南人的友人,卻說市區騎自行車很危險,公車班次很少,還是騎機車方便。
 
到了台南晃了一圈台南車站,我就騎去安平古堡那邊,到的時候大概上午10點,就街上的攤販還沒有很多,反而附近菜市場的人潮比較熱絡,我的目的除了晃晃之外,就是找圖書館辦借書證。

之後與友人聯絡,約在台南安南區的果菜市場見面,說是台南最大的批發市場,一邊是花市、一邊是果菜市,但也一樣在外圍處有很多賣熟食的攤子的。目標是東和土魠魚羹,55元,雖然羹湯一樣偏甜,但是土魠魚塊是我目前吃過最好吃的。友人媽媽吃完之後就跑去逛衣服跟越南美容店,熟門熟路。
  

於是我們騎機車回市區,果然在地人帶著走,騎車一路順暢,不用再看那個有點亂但是又有點安心的google地圖。這次的目標是赤嵌樓附近知名的義豐冬瓜茶。

▲這是中華電信的配線孔。台南市區的manhole人孔蓋有配合景點做不同的圖案。臺灣有些城市也開始有特別的圖案的人孔蓋了。外出的時候,有時候看一下腳下也是不錯的唷。日本沒記錯的話,是各地區都有不同圖案的人孔蓋,好像也發行過人孔蓋的收集卡。
 
這裡的停車格真的很難找,在赤嵌樓附近晃了一圈,對面的祀典武廟周圍也都停滿滿滿的機車以及汽車,一直沒有找到空位,只能走遠一些在銀行前停車。而冬瓜茶店前早就是一條長長的人龍,其實,我對冬瓜茶沒有什麼體會,但對於能這麼知名變成必買、必到訪的名產心生佩服。
 
我們買了茶飲,去了赤崁樓附近的小巷子買點心,友人表示她有折價券,趁機介紹一個叫做「巷弄」的app,上面有各式的飲食店家,發放一些招睞顧客的折價券,付錢是綁信用卡直接線上支付,很方便,連她媽媽都用得很得心應手。不過一般在線上付完錢之後,店家照理應該是不能再請消費者現場額外再付錢,但我們去的這家,有讓我們額外付錢,但Joyce表示因為折價券很划得來整體下來還是很便宜,所以就不會在app的評價上提到這件事,有些人會特意去留言。
 
之後在附近散步,聊聊她家族的飲食記憶。例如哪間生魚片是必吃的啦,哪間店是他們家的愛店啦。不過對於古蹟就沒什麼興趣了,「那種建築從幼稚園到高中都不知道被學校帶來逛過幾次了。路過都不想進去。」
 
哈哈,確實,越是熟悉越不希罕,只會覺得觀光客頭上一堆錢閃閃發光,人太多有點煩之類的。
 
到了五條港神農街附近人很多,神農街附近最近這幾年很受一些年輕人的歡迎,街口也有許多新的店家。隔條馬路就是水仙宮以及永樂市場。
 

我們在中間的停車場集合,由於報名的人數不多,導覽老師郭先生說只有三個,我馬上表示那就是只有我報名的三個名額,只是當天另外一位沒有來,但是現場有幾位老面孔,跟郭先生熟識,聽說是每周都來聽不同的老師導覽,另外也在現場很熱情的招一些有興趣的人過來聽,起初人不多,先從五條港的名稱以及歷史背景開始講解,之後到水仙宮以及市場繞一圈,之後再到神農街,不知不覺跟著走的人逐漸超過10人,最後道導覽結束,算算也快20人。
 
五條港這條路線也有夜間導覽,是台南首條夜間散步導覽路線,當初報名的時候,晚間導覽的名額都滿了,可見名氣比較大。郭先生也說不同導覽員講解的方向大致一樣,但是點以及停留的路線會稍稍不同,所以才會有熟面孔時常來參加。另外導覽很仰賴導覽人員的學識以及講話方式,會說故事的人總是比較引人入勝。
 
這讓我想起高中的國文老師,朱老師,是位非常會講故事的先生,在進入課文以及釋義之前,會先從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小故事開始講起,化身說書人,上課就變得有趣了。
 
郭先生先從五條港為何稱作五條港的歷史緣故開始講解起,郭先生是在地人,講解的是他從小到大的生活圈,他還拿著資料夾內整理好的古地圖給我們看,五個河港由北到南分別為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我們站的地面許久以前就是河港,但現在已經是一般生活道路了。
 
清朝時,港道是繁榮的商業中心,各個不同祖籍背景的姓氏佔有港道工作地盤,而坐落其間的各個廟宇就是當時的信仰中心。
 
郭先生說得很清楚,我聽得倒是很模糊,一來其實我並不清楚當時港道以及現在的各個路名範圍在哪裡,真是可惜。但是穿插一些小故事是很有意思的。
 
我這天也沒有拍什麼照片,只有一些,當下我是很認真的聽講解,宮廟的照片我不敢拍,不知道為什麼,除了外圍敢拍照之外,對於內廳神像總有種障礙,感覺要博筊取得同意才能拍啊,被規矩拘束了。
 
這個時候市場內的水仙宮正在進行整修工程,到處都是鐵皮圍欄,所以也沒甚麼好拍的了。
 
在前往景福祠的路上,郭先生提到舊時這裡有許多杉木店,有些是做棺木的,這時講到了一個詞,台語的「阿兄」(a-hiann,意指兄長),他們在地人是不講這個詞的,而是說「兄哥」(hiann‑ko),因為當地抬棺材的人,他們會稱作「阿兄仔」的關係。
 
景福祠不大,卻是個三級古蹟,前方有個石碑文記載。
 
之後前往我們集合的地方,海安路與神農街口,準備穿越神農街。
 
神農街口的老房子都還在,有些是已經荒廢了,多數保存的很不錯。

▲這是在街口附近一家已經荒廢的民屋的地磚,超可愛的不是,偶爾路過一些廢棄的老房子,會進去看看地磚,比起現在的地磚,某些時期的地磚真的花樣很多,很有意思。
 
郭先生談到神農街是往時十分繁華熱鬧的地區,往昔傍港道,貨物往來都利用小船走河道運集,於是倉庫臨水路,之後在將貨品移往臨神農街的店面,所以房子其實都很深,但是店面都不寬,那是因為杉木有很多是從唐山走水路運來,建材受限於船艙尺寸而受限制關係。而今房子樣貌各異,全仰賴屋主保養,有些保留舊時樣貌,有些早早改建,而有些已然荒廢,已有不同的風貌,後來這幾年再進駐年輕店家,也是依循各自理念整理,逛起來十分有趣。
 
街中的金華府,座落在街屋裡,是少數以府字命名的廟宇,現在依舊保留了很多舊時建築的樣貌,主要祀奉關老爺以及馬李黃三王爺。
 
神農街雖然這幾年進駐了很多新創店家或飲食店,但其中還是有很多民家,到訪時還是要尊重一下民居的隱私,不要隨意照相。友人說有次非假日晚間趕路經過,那種靜謐的氣氛感覺很舒爽。是條很有古意的街巷。但假日來的話,就是熙來攘往滿滿的人潮。
 
出了神農街之後,轉往附近的風神廟與接官亭。
 
說到風神,其實我會想到印度的猴神哈奴曼,這是受到漫畫影響。故宮南院猴年的吉祥物也是以哈奴曼為代表。但這裡是祀奉中國的風神,以及雷公電母的神祇。
 
來到這裡主要是講解接官亭的,地磚有一部份是仿照海浪的圖案,這其實是因為清朝官員造訪以及離開臺南府時,乘船從這裡的港道出入,後來因為淤積遂成陸地。

2016年因地震倒塌的石鐘,依舊還在地上,尚未修復。
 
我們到訪時旁邊正好有一團攝影講解團,他們的目的並非歷史敘舊的小故事,而是在討論像這樣的廟宇這樣的天氣該如何取景。
 
而郭先生在講解的時候,轉頭看風神廟,有隻黑貓正懶懶散散從風神廟的屋頂上起身走過,居高臨下的眼睛一定在想:「唉,今天的人類也好多。」
 
風神廟旁有個自動販賣機販售一些紀念性質的商品,有空過來看看。
 
2/4這天是立春。當我們從後面的小巷子走進海安宮的廟埕的時候,剛好趕上摸春牛的活動,我初次見到這項習俗,感到非常新奇激動,人們都向前圍著春牛摸了一圈,祈求平安順利,聽說摸不同部位代表了不同的吉祥語,也不知道哪個是哪個就全把春牛摸了個透。
 
我們在這裡待了一會兒,也是最後摸春牛的一團,他就被熱熱鬧鬧扛著遊行去了。

 
路過協進國小時,郭先生提到這附近有間無名的2元黑輪,人盡皆知,也是他們的口袋小店。之後便到了兌悅門信義街。
 
兌悅門,按解釋立牌的說法是築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臺灣府城大西門的外城門,日治時期城拆垣毀,僅存此處城門與部分城垣。對院們以磚石構築,時多為珊瑚礁石,也稱老古石(咾咕石)。
 
現今的兌悅門滿微妙的,夾在民宅中間,有些成垣也成了民宅的一部。這裡相對於神農街,是恬靜了許多,也有很多特色老屋改成的商店以及民宿,這天多半沒有開門營業。

 

▲在這裡遇到幾隻貓,不知是人養的還是街貓,有隻貓比較溫順,來者不拒,就被一些女生上下其手了。
 
之後穿越咾咕石街,回到大馬路,順路講解一番,就地解散了。
 
我和友人回到小巷尋找郭先生提到的小店家,老古石碗粿,隱身在巷弄民宅之中,也沒有顯著的招牌,簡單幾個桌椅,顧客除了我們,都是附近的鄰居,熟門熟路的。一碗25元的碗粿。其他也有一些湯類的,非常平價。

之後再去協進國小附近找那無名的黑輪店,轉來繞去,只看到一家有個大招牌,用餐環境看起來還算舒適的黑輪店,但我們想想,應該不是那一家,晃過了兩條街,從街頭繞到街尾,在巷子裡還是一直找不到,最後問了附近的住民,一個女士見我們一開口就了然於心,說那個真的很出名,但是只在在地人出名,她先把我們導到附近的巷子內,之後再問一位騎腳踏車經過的少年,順著他指的路前行,就看到幾張桌子擺在路旁,位子不多,只能併桌,顧客捱著顧客在吃東西,往近在瞧,幾個女人在串食物,有客人在挑選黑輪。
 
這在一般住家的騎樓裡,默默地做起生意,就這樣,很有意思。

▲這兩盤一共52元,附湯。
 
我們就在昏暗的街燈,與陌生人併桌閒聊中安慰了一下胃腸。
 
吃完之後,出巷口,附近就看到之前見過的大大招牌的店家,跟我們參加一樣導覽的一對情侶入內食用中。
 
夜晚的街巷,別有一番風情,涼風微拂,街燈昏黃,晃過導覽的風神廟接官亭的壁畫也打著燈,神農街依舊人潮滿滿,回到神農街口有大量的排隊人潮,我記得好像是繳交一定的金額可以去自動販賣機試手氣,其中一項商品是高貴的手機,不過大部分只會抽到小東西安慰禮。
 
結束在台南市區的行程,就準備啟程返家,但在此之前去了旗哥牛肉湯進行了今日最後的進食,除了點菜的湯之外,肉燥飯吃到飽。

友人說這是定番,肉燥飯都是隨客人吃到飽的,台南的牛肉湯電比較大間的都這樣,來旗哥是順路,不然他們心中還有一串其它的口袋名單。
 
之後先送了友人返家,就依友人告知的路途回嘉義,比早上亂走的鄉路要好多了。晚一些還要拜天公,是的這天初八,跨子時慶祝一下天皇大帝的生日。
 
再見了台南,導覽我們下次再見。
==========
網頁請見
1.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台南米其林三星之旅 導覽網頁
2.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五條港文化園區
3. 五條港 維基百科
4. Mook景點家台南「五條港舊城漫遊」 城市觀光導覽啟動 20140625
5. 府城今昔 吳昭明筆下的老台南 水仙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iwanchiang 的頭像
    taiwanchiang

    River Chiang

    taiwan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